陶渊明继承和强化了“荷锄”事象的归隐隐喻,同时赋予“荷锄”事象以诗意的审美内涵。唐诗中“荷锄”事象的诗意得以提升,政治意蕴也有所开拓。王维、孟浩然以审美的眼光对“荷锄”事象进行观照,杜甫则在“荷锄”事象中倾注了浓郁的家国情怀,白居易重在表现“荷锄”者的悲惨生活。宋诗中“荷锄”事象呈现出日常化的趋势,同时文化意蕴也有所丰富,具体表现为“荷锄”场景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及与“书”“经”等人文意象的融合等,宋代士人对“荷锄”的向往也反映出耕读传统的演进与“仕”“隐”观念的交融。多重诗语、诗情的凝聚使得“荷锄”事象成为田园生活的重要象征,纵观“荷锄”事象的唐宋之变,不仅反映出文人审美心态的演进历程,还透露出文人政治心态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