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史上,改土归流是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改土归流的实施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向历史新高度。就鄂西南地区而言,改土归流之前,在“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禁令下,土民与汉民的交往互动受到阻碍。土司辖区在中央朝廷间接统治治理框架下推行“因俗而治”的管理策略,松散的治理空间为土司对封建王朝时叛时服、对治下土民肆意盘剥、对邻近非土司区域出兵袭扰以及各土司之间因利时常发生纷争留下制度空隙。雍正十叁年(1735)鄂西南完成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后政治调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文化演进消除了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制度障碍,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互嵌发展。改土归流重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